• <strike id="ukugs"></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4年11月27日 09:28教育裝備網

      國慶假期,我跟隨張延銀老師的領讀集中閱讀了《大地上的事情》。語言樸實無華,敘述后直抒胸臆,沒有一點兒刻意描繪和溢美之詞,但這樣直白的描寫、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無不顯示出大地的兒子——葦岸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仿佛能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由于愛得深沉,他眼里常常含著淚水,才對身邊的萬物觀察細致入微。
      
      麻雀——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動物,但葦岸對它情有獨鐘。書中每一個篇章幾乎都有麻雀的身影,有特意觀察,有無意造訪,也有應景而至。在作者心里,麻雀是靈魂之鳥,人鳥之間多么和諧,多么信任!人的存在,使鳥有了依托;鳥的存在,給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味。“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詩人杜甫與鸕鶿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了它的信任,進而成為須臾不離的朋友。人與鳥像是一支動人樂曲中不停跳動的音符,像是一幅美好圖畫中閃光的色彩。這境界是和諧的極致。
      
      在北方,雪是冬季的使者,它似精靈,凈化著人間的污點。但隨著環境的改變,大地升溫,氣候變暖。冬天,雪能否來臨,已變幻莫測。因而,一到冬季,作者也憂心忡忡或欣喜若狂。
      
      “雪是更大的一棵樹上的果實,被一場世界之外的大風刮落。它們漂泊到大地各處,它們攜帶的純潔,不久即繁衍成春天動人的花朵。”這是葦岸對雪的表白。
      
      “積雪收縮,并非因為氣溫升高了,而是大地的體溫在吸收它們。”這是無奈的調侃。
      
      “進入冬天,便懷念雪。一個冬天,迎來幾場大雪,本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如今,已成為一種奢求(誰剝奪了我們這個天定的權利?)”這是面對蒼天的呼吁和吶喊,也是對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質問和譴責。
      
      “為誰辛苦為誰甜?”文中養蜂人介紹關于蜜蜂的一生,就是對這句話的極好詮釋。“在花叢流蜜季節,忘我的采集,常使蜜蜂三個月的壽命,降至一個月左右。它們每次出場,要采成百上千朵花的蜜,才能裝滿它們那小小的蜜囊。若是歸途迷路,最終餓死,它們自己也不取用。”讀到這里,我淚眼蒙眬。蜜蜂的勤勞與忘我,可歌可泣,令人欽佩。
      
      養蜂人“孤單的存在,同時也是一種警示,并真誠地告誡整個世界與人類:在背離自然,追求繁榮發展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來歷和出生的故鄉”。這是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家國情懷,更是一種拯救人類文明的大愛情懷。
      
      掩卷沉思,葦岸的憂思并非沒有道理,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也應該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事物。科技的迅猛發展令人欣喜,對自然的破壞也令人擔憂,但人類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從中遭受到嚴厲的懲罰。現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已成為一種風尚、一種責任。人們的責任意識,正一天天增強。
      
      今晨,我去公園散步。一大片“粉色云朵”飄然眼前,又似棉花糖,松松的、軟軟的、綿綿的、霧蒙蒙的,真想擁抱入懷。近看,原來是粉黛草。好美!有人在拍照,有人在觀賞、驚嘆——這么美的景致,誰也不忍心破壞。
      
      沿小路前行,叢林中突然飛下來一大群麻雀、喜鵲、斑鳩,還有些叫不出名字的鳥,落在草坪上,黃色似秋天的一團草,黑色似點點墨花,散步、覓食、嬉戲。有人經過,又機警飛起,落在不遠處的枝頭,呼朋引伴,歡聲雀躍。不一會兒,又倏然飛落,或者斜飛向另一枝頭……好一幅和諧、優美的畫面。
      
      我不忍打擾,想拿出手機,偷偷拍下幾個鏡頭,但靈敏機警的小家伙們馬上飛走了,不給我一點兒對焦的機會。也許還沒從曾被人類傷害的陰影中緩過神來,也許對人類還有些不相信,面對受驚的它們,我只好留下歉意的微笑,悄悄走開。還它們以自由、平靜、安詳的和諧環境,讓它們對人類多一些信任吧。
      
      但我想,今天這群小鳥的造訪,不就是人類文明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嗎?信賴,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系山東省安丘市景芝初級中學教師)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