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建虛擬養老院,開發虛擬仿真實訓系統 打造沒有“圍墻”的職校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7月18日 09:12教育裝備網
“你們快看,我手指一劃就能放大看細節,比在博物館隔著玻璃看更清楚呢!”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開辦的長沙市雨花區東瀾灣社區“銀發數字課堂”,居民王阿姨正在“百工之事工藝美術數字展廳”里“云游”。她輕點鼠標,隨手“拿”起一件精美的釉下五彩扁豆雙禽瓷瓶,展品的藝術風格、工藝技法等基礎知識隨之呈現。
這個被連連稱贊的數字展廳,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對專業實踐教學場景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成果之一。“數字展廳原本是面向專業學生的實訓系統,現已通過視覺傳達設計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對全社會開放,打造沒有‘圍墻’的職業學校。”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瞿孜文介紹。
為助力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近3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投入近億元建設了虛擬養老院、中國養老文化教育數字博物館、中國殯葬數字博物館等實踐教學場館,并配套開發48個虛擬仿真實訓系統,接入國家、省級智慧教育平臺,學習者無需出門,便能完成各種技能訓練。
硬件升級的同時,課程資源也在同步豐富。在學校“金牌月嫂”培訓班,育嬰師們正通過三維動畫學習新生兒撫觸手法。這套校企聯合開發的“幼兒照護”課程,在“智慧職教”平臺創下310萬次瀏覽紀錄。
課程的火爆,印證了學校系統化推進數字化課程建設的成效。學校連續10年將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納入目標管理,累計開發課程109門;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定制開發培訓課程,依托主持建設的3個國家級、4個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上線71門實用課程;圍繞民政特色,量身打造養老、托育等44門特色課程,形成了豐富多元、緊貼需求的數字化課程體系。
2019年以來,學校面向農民工、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新型職業農民四類人員開設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通過數字化創新改善教學方式,6年助力422人實現學歷技能雙提升。學校依托全國社會組織教育培訓基地等國家級社會教育培訓基地,近5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5606人次,助力96名結對幫扶點農民實現就業;依托“全國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學校(專業)”,開展母嬰護理、家政服務等培訓45期,培訓“月嫂”564人次。學校還在城鄉社區設立32個服務點,利用5G雙域專網實現校內外實訓設備互聯與遠程互動教學,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直達基層。
“數字化終要回歸育人本質。”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斌表示,下一步,學校將開展教師數字素養全員輪訓,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家庭教育、老年教育新課程,打造生命教育品牌。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