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的國際化表達——常州機電職院“產教貫通·文化出海”雙驅育人顯成效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7月22日 09:41教育裝備網
直播間里,身著漢服的電商專業學生,正用流利的雙語向全球觀眾講解“二十四節氣梳篦”的東方美學與數字化設計亮點;亞馬遜店鋪后臺,印尼留學生熟練處理著來自東南亞的訂單,向家鄉伙伴傳遞中國梳篦文化……在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一場由產教貫通驅動、文化出海引領的電商育人變革正生動上演。該校攜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州梳篦”代表品牌“虞美人”,創新構建“產教貫通·文化出海”雙驅人才培養范式,讓非遺在真實商業場景中煥發新生,借電商之力揚帆遠航。
鍛造電商實戰“尖兵”
培養“懂技藝、通運營、會傳播”的復合型人才,離不開真實“戰場”。該校與企業共建“產教融合工作室”,打造創新教學空間。
企業教室“真刀真槍”。企業導師拋出“戰令”——學生團隊需完成競品分析、成本核算、直播話術設計。這種高強度的沉浸式訓練,迅速提升著學生的市場嗅覺與協作能力。
移動課堂“一線淬煉”。學生深入公司一線輪崗,直面亞馬遜店鋪運營、跨境客服、售后處理等真實業務挑戰。校企雙元無縫切換,實現從課堂到職場的零距離過渡。
雙導師制“精準滴灌”。學校導師深研理論,企業導師帶來真項目。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從非遺產品數字化開發、線上營銷策劃到實際運營推廣的全鏈條實戰任務,確保所學即所用。
培育跨境“非遺使者”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是新時代賦予職教的新使命。該校依托跨境電商專業優勢,積極吸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使其成為非遺文化的“數字傳播使者”。
柬埔寨留學生張彩萱的經歷頗具代表性。她不僅沉浸式參與梳篦工坊的數字化研學,學習紋樣設計,更深度參與了跨境店鋪的運營。她和小伙伴們利用所學,將蘊含東方智慧的生肖梳篦、節氣主題產品,通過亞馬遜、TikTok等平臺銷往東南亞市場。她說:“通過電商讓家鄉人了解中國梳篦文化,很有成就感!边@既拓寬了留學生的就業渠道,也為非遺文化找到了國際化表達的“新聲帶”。
破解非遺“活態傳承”難題
在真實商業項目的淬煉下,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顯著提升。10余名學生在各類電子商務運營、直播電商技能大賽中獲得獎項;累計培養60余名復合型非遺電商人才,成為合作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校企共同探索的“產教貫通·文化出!彪p驅模式,不僅破解了非遺“活態傳承”難題,也為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常機電方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