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邏輯的說服”:論文寫作之本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7月28日 10:01教育裝備網
寫作,尤其是專業寫作,是高等教育給予學生最重要、最具有長久實用意義的硬核本領,也是一個學生證明自己受過規范的學術訓練,達到了以合理的思維方法運用所學的標準,并獲得學位的一項基本要求。
從2020年開始,“論文寫作”成為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的必修課。作為每年要閱讀大量論文的高校教師,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金菁坦言:“讀學生論文有時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老師們都經歷過。”起初她以為是學生對一些英文文獻翻譯不好導致理解不到位,后來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寫作不僅受意識支配,還受潛意識支配。東西方寫作者不同的潛意識,是不同文化和思維結構所造就的。
“更大的問題是,在論文寫作上,學生們并沒有形成一種‘有邏輯的說服’的明確意識和文風。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么一些從未接觸過的知識要如此安排和表達,面對一堆‘知識碎片’而不知道要如何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會把人搞得筋疲力盡。”金菁認為,最好是一開始就讓新入學的大學生接受閱讀和寫作訓練。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在閱讀教材和專業文獻的時候更有效率,因為了解一種知識體系的構建方式,就如同進入這種知識體系產生的邏輯過程。另一方面,寫作訓練需要時間,不是知道幾個“竅門”,就可以行云流水似的下筆如有神,在一種需要運用邏輯方式進行說服的說明文文風下,更需要精確、嚴格、有效率和協調的表達。
為此,金菁與汪雄劍、裘駿峰、戴田甜、明洋、張晗雨等5位教師一起,將多年教學實踐和思考梳理形成《如何寫出一篇論文》一書。全書以“有邏輯的說服”為主軸,不僅介紹了論文的基本結構、論文選題的確定、理論文章和實證文章不同的寫法等內容,也展現了推理方式和思維工具,以及如何把這些工具運用于論文寫作,實現“有邏輯的說服”并產生創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東西方已經直面彼此的當下世界,深入東西方根本思維結構,幫助讀者不是在越來越細分的學科領域中切割自身以求適配,而是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形成真正的問題意識和探尋能力。
新書發布會上,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濤表示,論文寫作是拔尖創新人才核心素養的形成基礎,是其創新能力、研究能力、學術精神培養的關鍵環節。《如何寫出一篇論文》不僅傳授知識和技能,更傳遞了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直面挑戰的堅韌品格。這使得本書超越了一般的工具書,成為一本能夠啟發思想、塑造品格的優秀讀物。
香港大學教授李連江認為,《如何寫出一篇論文》對年輕學者和學生來說,是一味“藥”,當他們在論文寫作上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很好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解決“病痛”。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