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ukugs"></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把學習引向更深處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7月28日 10:09教育裝備網

      “深度學習”意味著“以高度的參與和高度的能量為特征的有意義學習經驗的創造”。那么,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設計和組織“深度學習”呢?

      創設一個“學習場”。這個“學習場”就是富有挑戰性的真實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理解與應用抽象知識。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進行“新知”構建,在探究質疑中逐漸形成批判性、思辨性、創造性思維,在回到問題、深入問題、創生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思維不斷深化、深入、明晰。

      建立一個“共同體”。“共同體”就是活躍的深度學習小組,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特質后,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合理搭配,力爭實現組內成員性格互補、知識互補、能力互補。教師則將學習內容統整在一個任務情境中,開展協作式問題解決學習活動。其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員”,變“滿堂灌”為“精準滴灌”,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由點及面串起整個知識體系,形成富有個性的見解。

      充當一個“腳手架”。“腳手架”指的是教師的適當支援,包括提出適當問題、提供相關例子等,保持足夠的挑戰性,讓學生有機會跳躍到“最近發展區”,維持學生參與熱情。當然,教師最終要嘗試撤出“腳手架”,由學生獨立探索。在課堂中,教師要走下講臺來到學生身邊,在傾聽的基礎上追問、串聯、反芻、適當指導,保障學習活動不斷走向深入,讓學生學習在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之后,再經歷“柳暗花明又一村”。

      搭建一個“賞學臺”。在課堂中,很多教師忽略了評學的后續跟進,即使設置了評價、分享環節,也往往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教師可以通過“欣賞聽”“個性說”“更好做”三個互評行動搭建“賞學臺”,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煉學習成果,學會欣賞借鑒,促進反思提升,拓展思維境界,實現對自己原有知識體系的再構與思維超越。

      (作者單位:山東省嘉祥縣臥龍山街道李樓小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