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企業“充電”去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7月30日 09:58教育裝備網
7月的山城,熱浪翻滾。一大早,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智能交通技術專業帶頭人李正東教授已從江北跨過嘉陵江,迎著朝陽趕往沙坪壩區梨樹灣工業園區。這個暑假,他的身份已從教授“切換”成了重慶智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員工”。
走進企業研發中心,巨大的三維數字孿生系統正在實時模擬城市交通流。李正東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告訴記者,數字孿生技術將書本上的理論變成了“會呼吸”的立體模型,信號燈優化方案在這里能“秒級驗證”實施效果。
一到公司,李正東就和企業團隊泡在一起,時而對著電腦調試程序,時而圍著設備記錄數據。從方案論證到運行測試,工位上的紙質筆記本已記滿大半本。
這樣的“變形記”在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已持續近10年。今年暑假,120多名專任教師組成“暑期特訓營”,分赴50余家企業。在人工智能企業,青年教師們圍著機械臂討論編程邏輯;在新能源汽車車間,實訓教師正記錄電池組拆裝要點……處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學習場景。
該校黨委副書記劉林翻開厚厚的實踐檔案向記者介紹道,自2016年起,學校將教師企業實踐納入“必修課”,繪制“雙師型”教師成長路線圖,職稱評審時“實踐經歷為必要條件”。如今,90%的專業課教師手持“雙師”證書,帶出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企業“預定”。
在舉辦方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支持下,學校構建起“校企命運共同體”。該校副校長馬莉指著桌上的校企合作網絡圖說:“教師帶著教學問題去,帶著技術方案回,課堂與車間真正實現了‘無縫對接’!
夜幕降臨,李正東還在與企業工程師激烈討論,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在燈光下泛著光……這個夏天,山城教師們的“充電”故事仍在繼續。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