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ukugs"></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中國電科建立工程碩博士培養課題庫 企業課題練本領 真實場景育人才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8月04日 09:29教育裝備網

      最近,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李甘萍在完成學校課程的同時,正著手準備一項關于超高速模數轉換器的企業課題。今年9月秋季學期開學后,她將按照培養計劃到中國電科芯片技術研究院進行為期兩年的企業實踐。
      
      在入企實踐前,李甘萍已經深入接觸企業課題,不僅學習了企業導師發來的相關課題資料,同時在校企導師建議下選修了“微電子封裝技術”等產教融合課程。“做超高速模數轉換器需要用到封裝的相關知識,也對我以后從事芯片設計的工作有幫助。”李甘萍說。
      
      李甘萍即將參與的這項企業課題來源于某國家級重點項目。像這樣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攻關任務為載體的企業課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建立了千余項。從2022年起,中國電科以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為契機,建設工程碩博士培養企業課題庫,將科研一線真實場景導入人才培養體系。
      
      “我們深刻感受到,真實的科研場景、設備平臺以及團隊作戰的過程體驗是高校理論教學和基礎科研的重要補充,是培養卓越工程師不可或缺的實踐沃土。”中國電科黨組副書記李守武說,企業課題庫讓青年學子經歷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技術攻關、試驗驗證到成果落地的完整工程實踐鏈條,解決了工程技術人才與科研生產實踐脫節的突出問題。
      
      以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為例,中國電科首席專家付曉君介紹,芯片設計人才培養周期長、試錯成本高,剛畢業的研究生設計經驗不足,需要用兩到三年時間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而且芯片流片(將設計好的集成電路布局轉換成實際物理芯片的過程)一次至少幾十萬元,成本很高。
      
      “我們把課題拿出來給學生做,學生在畢業前已經有成功流片經驗了,實際上把人才培養過程提前,學生畢業后就能很快獨立承擔任務。”付曉君說,在課題選擇上,他會綜合考慮課題周期、難度和創新性為學生匹配課題,實現人才培養和項目攻關的協同。
      
      同時,中國電科積極拓展企業課題庫建設渠道。通過在研國家重大工程任務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向高校發布“揭榜掛帥”協同攻關課題、聯合申報“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等途徑,中國電科為每名工程碩博士學生分配至少一個科研課題。
      
      要實現企業課題庫“淬煉”卓越工程師的實效,關鍵在于校企協同。
      
      中國電科企業課題不是由企業一方決定,而是由導師、學生、學校、企業等多方主體協商認同。在招生環節,中國電科聯合部分高校預先發布課題研究領域和方向;入企實踐前,為每名學生制定專業實踐計劃,確定研究課題、技術路線、預期成果;入企實踐后,根據課題進展和技術路線的選擇,動態調整實踐計劃。
      
      2024年,中國電科聚焦關鍵領域,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舉辦多場校企導師課題項目對接研討會。“校企課題項目對接既加強了技術攻關合作,又把培養環節前移,與高校對齊培養目標、優化培養方案。”李守武說。
      
      此外,中國電科還堅持企業課題庫建設與導師庫建設統籌推進,建立647人的企業導師庫,將選項目與選導師相結合,使學生真正接觸到前沿項目、重大課題。
      
      3年來,中國電科工程碩博士聯培人數、專業范圍、合作高校等持續拓展。目前,中國電科入企聯培學生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項目占比超過60%,涉及課題項目經費15億元以上。首批入企實踐學生中,有87%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產出。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