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ukugs"></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多元融合 AI賦能 產教協同——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構建化工類研究生實踐育人新模式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8月11日 09:57教育裝備網

      加強化工類研究生實踐育人工作,是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強化專業人才培養、精準對接社會需求的核心驅動力。學院通過構建“多元融合、AI賦能、產教協同”的全鏈條育人模式,致力于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多元融合:構建“學科交叉+思政育人+國際視野”培養體系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以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化工類研究生為導向。在學科交叉方面,學院以化學學科為基礎有機融合化工學科,圍繞產業鏈和社會需求重構課程體系,將教授鄭庚修榮獲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23項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學院依托多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及校外實習基地,打造“產·學·研·創”立體化多層級創新實踐平臺,提升研究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在思政育人上,學院積極探索能力提升與價值引領融合機制,將課程與思政育人進行一體化設計,構筑“泛在”育人模式,實現“理論—實踐”課程聯動、思政育人全鏈條貫通。學院將思政教育貫穿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在專業課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在“化學反應工程”課程中,教師通過介紹我國化工行業在艱苦條件下的發展歷程,激發研究生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在拓展國際視野上,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等多所海外高校共建“AI for Chemistry”在線課程,研究生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0余篇。通過以上舉措,學院努力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競爭力的專業人才。
      
      AI賦能:打造“智能課程—虛擬實驗—數據驅動”創新鏈
      
      考慮到傳統的化工實驗受到設備、場地等因素的限制,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借助虛擬實驗技術,打造了虛擬化工實驗室,為研究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安全的實驗環境。在虛擬實驗中,研究生可以模擬各種復雜的化工實驗場景,如高溫高壓反應、危險化學品操作等,不用擔心實驗事故的發生。同時,研究生還可以反復進行實驗操作,嘗試不同的實驗條件,深入探究實驗原理和規律。在“化工分離過程”虛擬實驗中,研究生通過模擬精餾、萃取等分離過程,能夠直觀觀察到不同操作參數對分離效果的影響,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離技術。虛擬實驗不僅提升了研究生的實踐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學院運用AI技術構建產業需求圖譜,精準梳理化工產業對人才的知識技能要求。例如,通過數字化解構課程知識體系,將頭孢產業化等前沿成果轉化為“綠色催化過程與工藝”等課程模塊。建立課程年度更新機制,依據產業需求動態優化內容。構建多維度質量監測系統,以量化模型客觀評價教學效果。基于機器學習,學院動態開發“化工新材料進展”等12門選修課程,其中“綠色催化過程與工藝”等6門課程獲評山東省研究生優質課程。學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氨噻肟酸新工藝仿真——實訓綜合實驗”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產教協同:形成“需求對接—聯合攻關—成果反哺”共生機制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緊密圍繞化工行業的發展需求,與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學院通過定期走訪企業、召開校企合作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企業對化工人才的需求和行業發展新動態。根據企業反饋的信息,學院及時調整化工類研究生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確保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例如,企業提出對具有綠色化工技術和數字化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學院便在課程中增加了相關的教學內容,并開設了相應的實踐課程,讓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接觸到企業實際應用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學院通過與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共建實踐基地,形成專利技術23項,10項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5億元,與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3個。學院聘請50名企業專家、國家級別人才擔任校外導師,實施“校內理論奠基+企業實戰攻堅”培養模式。近3年,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超96%。依托以上成果,學院化工類學科獲得國家及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項,獲批省級研究生教改項目6項、省級研究生學位優質案例庫6項,20人獲得國家或省級榮譽。
      
      未來,學院將繼續聚焦提升化工類研究生培養質量,通過“多元融合、AI賦能、產教協同”的研究生實踐育人新模式,為化工類研究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實踐平臺,培養一批又一批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化工人才。
      
      (魏琴 任祥 馬洪敏 吳丹 高中鋒 王歡)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