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變“倒貼”?嚴打創業騙局
http://www.shuangyefurniture.com2025年08月29日 09:20教育裝備網
雖然不法分子的創業補貼騙局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誘騙創業者繳納費用
據媒體報道,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代辦大學生創業補貼”的帖子層出不窮,騙術五花八門,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學畢業生交了代辦費后,不僅收不到分毫補貼,反而深陷消費糾紛,甚至面臨法律風險。這種創業補貼騙局嚴重傷害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大學生作為最具活力與創造力的群體之一,正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為激發青年一代的創業潛能,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從資金補貼、場地支持到稅收減免,構建起全方位的政策保障體系。然而,當許多大學生燃起創業熱情,滿懷信心踏上創業之路時,一些不法分子卻將黑手伸向了國家創業補貼的政策紅利,利用有些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特點,精心炮制各種創業補貼騙局。對這類新型騙局,大學生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僅要有防騙意識,還需有一定的防騙常識。
縱觀各類創業補貼騙局,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搞“虛假中介”模式。例如,冒充政府指定的“創業服務機構”,通過校園廣告、網絡彈窗等渠道廣撒網,宣稱“代繳服務費即可快速申領補貼”。然而,當創業者繳納數千元的服務費后,便以材料不合格、流程延誤等理由拖延,直至杳無音信。二是以“創業補貼申領培訓”為名,收取高額培訓費。然而,課程內容卻與政策解讀無關,更有甚者,在培訓結束后誘導學員貸款“啟動項目”,形成“培訓—貸款—跑路”的閉環騙局。三是打著“助力創業數據優化”的旗號,要求創業者提供店鋪賬號、驗證碼等信息,以“提升補貼申請通過率”為名實施刷單操作。實際上,他們通過控制賬號實施虛假交易、套取平臺資金。一旦東窗事發,創業者不僅面臨平臺處罰,還可能因涉嫌違法被調查。
雖然不法分子的創業補貼騙局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誘騙創業者繳納費用。他們往往利用大學生初入社會的信任慣性、對政策細節的認知不足、急于創業的焦慮心態,實施詐騙。
創業補貼騙局容易打擊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政府有關監管部門和執法機關要加強對各類創業服務機構的審核和備案,進一步加大依法打擊力度,發現一個就嚴厲查處一個。高校要加強和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妨開設創業風險管理類課程,通過案例教學、模擬詐騙體驗等形式增強學生防范意識。
作為立志創業的大學生,應主動學習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創業補貼政策,了解補貼的申請條件、流程、標準和發放方式等具體內容,增強自身防騙意識和能力。例如,不輕信非官方渠道的虛假宣傳,不點擊非官方創業補貼平臺,不向陌生賬戶轉賬,不泄露個人信息及企業證照。
保護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及時向各類創業補貼騙局“亮劍”,是營造青年良好創業環境的必然之舉。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努力,讓創業補貼精準補給每一位真正需要幫助的創業者。
(作者系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